近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盐碱地苜蓿种植利用现场观摩会在渤海新区黄骅市举行。
近年来,渤海新区黄骅市大力发展苜蓿种植。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中国农科院“中苜系列”耐碱高产苜蓿培育试验基地等一系列科研教学基地接连落户,成为当地苜蓿产业快速发展的“促进剂”。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当地苜蓿种植面积20余万亩,去年年产量17万余吨,苜蓿产业实现产值近4亿元,户均增收3万余元。此次观摩会的举办,不仅为盐碱地苜蓿种植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还为我国盐碱地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天,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实地参观了国家牧草产业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盐碱地苜蓿旱碱麦轮作改土增效技术示范基地,详细了解了苜蓿的种植、管理和收获等环节。在观摩过程中,牧草专家还就盐碱地苜蓿种植利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讲解,并与大家共同探讨盐碱地的有效利用和苜蓿种植的创新发展。当天还举行了农业农村部饲草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黄骅盐碱试验基地揭牌仪式。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在沧州盐碱地上已经开展了20年的牧草研究工作,发现在盐碱地种植苜蓿5年以上,土壤中盐含量可以降低60%,土壤有机质提升百分之六点多,氮含量提升一成多,对土地肥力有极大提升。如此,种完苜蓿以后,再轮作小麦和玉米,可以提升产量,同时减少肥料的用量,达到增产增效,也为我们后期粮食安全、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比较成熟的技术模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副主任、河北省草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刘振宇说。